
山西吕梁山深处,2025年夏,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倪健中、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董事会主席李正茂、山西移动总经理廖建一行带队走进高家沟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讲话中说:“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中英友好、为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十年前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及这位为中国抗战作出卓越贡献的英国友人。

在一幅油画前,众人驻足良久:画中身着八路军军装的英国学者林迈可与妻子李效黎并肩而立,身后是巍峨的宝塔山。此刻,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通信人在这里探寻初心。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代表团依次参观了纪念馆各个展区。据悉,林迈可在北平时就与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有联系。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和他的中国夫人李效黎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林迈可在晋察冀根据地担任了通讯部门顾问,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帮助中共重建无线电站,加强了电话与电报的收发能力,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1944年5月,经聂荣臻司令员同意,他携夫人穿过日军三道封锁线,历经艰险,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林迈可在晋察冀和延安工作和生活直至抗战胜利。他与中国抗日军民同甘苦、共患难,为根据地电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看到林迈可夫妇当年携带两只“可能要他命的”无线电零件箱子穿越日军封锁线的历史照片时,李正茂主席、倪健中会长驻足良久。李正茂主席表示:“在设备极度匮乏的年代,几枚电子管就是无价之宝,林迈可冒死带来的不仅是设备,更是信息战的战略资源。”建议山西移动大力宣传林迈可作为抗战时期支援中国通信事业的国际友人的事迹与精神,将纪念馆打造成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更多通信人了解山西、认识吕梁。

讲解员还特别介绍了林迈可1944年在延安的突破性成就-凭借一本《球面三角》和一台经纬仪,设计制作出V形定向天线,成功组装了1000瓦的发报机。同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从延安发出,红色中国的电波首次抵达美国旧金山和印度。
倪健中会长在参观时表示“当年林迈可用简陋设备实现国际通信的技术智慧,正是5G-A和6G研发需要传承的基因。”这一场景恰似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的缩影——从首个模拟蜂窝网开通,到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导的TD技术论坛成为产业协同、技术攻关与标准演进的关键平台,让中国移动产业在3G时代扛起TD-SCDMA自主标准建设重任,4G推动TD-LTE成为全球主流,到5G基站覆盖珠峰之巅,实现了 “1G空白到5G引领” 的历史跨越。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将充分发动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资源,在纪念馆挂牌设立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红色移动通信文化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