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奕委员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表示,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需重点解决航运贸易数字化问题,需深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航运领域已得到有效运用。例如,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港使用区块链技术提高货运安全性;鹿特丹港口与三星SDS和荷兰银行合作,用区块链技术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中远海运、法国达飞集团、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和新加坡港务集团等行业重要参与者也特别重视区块链技术,早在2018年就宣布开发海事行业区块链解决方案。
随着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在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织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已逐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资源。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数据账本、新型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性,与智能合约和隐私计算相结合,不仅确保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还为多主体交易的高频对接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必须加速抢占航运贸易数据流通规则的制定权、主动权。
为此,王奕建议加强区块链在航运金融和保险中的应用。区块链可以打通供应链的全数据链条,实现全程追溯。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货物确认到达后的自动支付,简化交易流程,降低反欺诈成本。同时,利用区块链平台实时跟踪货物信息,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方案提供依据,更好满足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在保险领域,通过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收集船只和货物的实时数据,实现更精确的风险评估和保费设定,提高承保能力,提升航运保险业务国际化发展。
其二,建立航贸数据治理统一标准和制度保障。建立以航贸数链为核心的跨链数据融合标准、航贸数据分级分类制度,制定数据资源、产品和资产的分类分层操作规程,并形成一套有效的港航数据流通交易制度。加强技术研发、数据安全保护、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从技术要素评估、性能评估和安全性评估等角度对技术应用进行规范。
其三,加快国家级航运贸易区块链上海枢纽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中国海关、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金融监管局等部委有关航运贸易数据,为全球商业网络GSBN、国际集装箱服务平台(集运MaaS)、电子口岸"单一窗口"、航空物流"空运通"平台等应用平台,提供数字身份、隐私计算、跨境服务、存证服务、数字货币服务等公共服务,促进航运贸易生态圈数据要素流通共享和创新应用。加快航贸数据资源分布式布局,建立职能部门、行业专家、司法的协同机制,构建强韧性的航贸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和抗压体系。
其四,组建跨领域的航贸数字化生态圈。建立多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服务国际航运建设领域的区块链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引用及激励机制。建立跨界智库联盟,发挥相关协会、学会、研究机构等智库作用,开展数字航运发展问题研究,为全球趋势提供见解,帮助在复杂的国际航运领域中导航,为新兴挑战提供解决方案。